羌族:与汉族同源的古老族群及其与商朝的恩怨情仇赣州达慧
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,羌族是一个极具特色的古老族群。他们与汉族有着共同的祖先渊源,在中国古籍中的记载可以追溯到遥远的五帝时代。根据现代考古学》和《语言学》的研究,约6000年前,使用汉藏缅语系的各民族很可能拥有共同的祖先。到了5900年前,汉藏语系开始分化,当时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古汉藏人分道扬镳:一支向东迁徙,逐渐演变为汉族;另一支向西发展,形成了羌族、藏族、缅族等民族。
在《山海经》中有这样的记载:伯夷父(颛顼的师傅)生西岳,西岳生先龙,先龙是始生氐羌。氐羌,乞姓。而《史记》也提到禹兴于西羌。从商代开始,历史文献中就不断出现关于羌人的记载。如今,羌族是我国重要的少数民族之一。
鲜为人知的是,虽然羌族与汉族同根同源,但在商朝时期,他们与商王朝却有着一段血腥的历史。甲骨文的发现,为我们揭开了这段残酷往事的真相,这或许也是后来姜子牙选择投靠周人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展开剩余80%商朝中期的头号劲敌
在商朝晚期,商王朝面临两大强敌:东方的东夷和西方的周人。东夷率先发动叛乱,由于地理位置靠近商朝统治核心区域,又控制着食盐、海贝、青铜等重要物资的运输路线,迫使纣王不得不先平定东夷之乱,这给了周人崛起的机会。然而回溯到商朝中期,羌人才是商朝最大的威胁。
商王武丁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,在他的指挥下,商朝军队南征北战:向南多次深入荆楚地区,向北向西击败了朔方、土方、鬼方、羌方、夷方、巴方等多个势力,极大地扩展了商朝的疆域和影响力。在他的统治下,商朝成为西起甘肃、东至海滨、北达大漠、南越江汉流域的泱泱大国,史称武丁中兴。
根据甲骨文记载,武丁时期的羌人主要生活在商朝西部,活动范围大致在今天的陕西西部和甘肃一带。他们地广人众,实力强大。在对羌方的战争中,武丁曾一次调集1.3万大军,取得了重大胜利,俘虏了大量羌人。然而这些俘虏中只有极少数成为生产者,其余上至部落首领、下至普通百姓,都在商王频繁的祭祀活动中被当作献给神灵的人牲。
甲骨文中的羌字:商羌关系的真实写照
商朝对羌人的态度,从甲骨文中羌字的演变可以看出一二。甲骨文中的羌字有四种写法,第四种是头戴羊角头饰之人的象形,本义为牧羊之人。
但早期甲骨文中的羌字(1-3种写法),在字形上还增加了绳索或刑具的符号,这反映了在商羌战争中,大量羌人成为商朝俘虏的历史事实。结合卜辞内容来看,这些带有绳索或刑具符号的羌字,出现在商羌关系最恶劣的时期,这些俘虏的命运可想而知。
或许是因为长期的战争让双方都难以承受,后来商羌之间实现了某种程度的和解。这一点从商代晚期的甲骨文中羌字(第4种写法)已经去掉绳索或刑具符号可以得到印证。
庞大的羌族体系:姬姓与姜姓的渊源
羌族是一个庞大的族群,内部包含众多部落,如戎狄、先零、烧当、卑湳、卑禾、婼、参狼、钟等,这些都可以统称为羌人。鲜为人知的是,姬姓和姜姓可能都源自羌人。
与羌同源的姜字(甲骨文见上图A),上部是一对羊角,下部是一个女字,已被确认为姜字。现在普遍认为:羌和姜本义都是指羌人,只是性别不同:羌指男性羌人,姜指女性羌人。后来羌作为民族称谓,姜则演变为姓氏。因此,姜子牙是不折不扣的羌人后裔。
近代著名历史学家童书业提出:'姜'即'羌','姬'即'氐','姬姜'即'氐羌'。所谓氐羌,是羌族的一支,汉晋以后氐羌逐渐分化,成为介于汉族和羌族之间的另一个民族。综合各种史料来看,说周人起源于华夏或戎狄都不够准确。更恰当的说法是,周人来自西部的部族,在血缘上与商代的羌人、周代的戎狄更为接近。因此,姬周很可能是氐羌,而非当时相对纯粹的羌人。
商周战争:商羌冲突的延续?
商朝中后期,羌人内部出现明显分化:部分转向农耕生活,部分继续保持游牧传统。农耕化的羌人逐渐与华夏族融合,被商朝接纳,最终成为华夏族的一部分。
例如位于山西西部的吕国(姜子牙的故国)就是一个农耕化的羌人国家,成为商朝西部的重要屏障。甲骨文卜辞中甚至有商王关心吕国受不受年(是否丰收)的记载。而继续保持游牧传统的羌人则与农耕化的同胞产生矛盾,古公亶父迁往岐山就是因为受到狄戎(游牧羌人)的侵扰,这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羌人内部的纷争。
古公亶父迁至岐山后,迅速与当地羌人联姻,他的妻子名叫太姜,这帮助这个逃难的部族在岐山站稳脚跟。由于商朝需要周人来抵御北方的狄戎,于是开始扶持周人。古公亶父第三子季历的妻子太任,就是商王武丁嫡长子祖己的后裔。最终,周人整合了羌人势力,在商朝的扶持下,仅用几十年时间就成长为西部霸主。
因此,姜子牙和吕国后来投靠周人,既是顺应时势,也与他们的羌人身份密切相关——毕竟羌人与商朝有过一段血腥的历史。从这个角度看,商周战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商羌战争的延续。
至于商羌严重对立的原因赣州达慧,很可能与双方的生产方式有关。羌人以游牧为生,具有天然的侵略性;而商朝是农耕文明。很可能是羌人持续的侵扰劫掠激起了商王朝的愤怒和反击。而当部分羌人转向农耕定居后,商朝又能与之和解,甚至接纳他们成为属国。这一幕,与后世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王朝的战争如出一辙。由此可见,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势力的对抗,早在商朝时期就已经开始了。
发布于:天津市诚利和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